員工分紅費用化,科技新貴成絕響

文/熊毅晰 

七月三十日,報紙頭版頭條報導華碩為因應明年起跑的員工分紅費用化
新制,自今年下半年起,已開始陸續為員工加薪三成。

報紙開賣到中午,華碩就立刻出面澄清。在證交所的重大訊息公告中,華碩以「並無為因應分紅費用化而擬加薪三成一事」為題,強調「未來整體的員工薪酬規劃,除考量政府相關法令規定外,更會參考產業水準,採取差異化管理,照顧員工福利,通透基本薪資與績效獎勵的實質精神,保持相對競爭力」。

一直以來,員工分紅配股制度,被視為是台灣締造科技產業績效、匯聚一流人才,並打造台灣成為在全球電腦、通訊、半導體擁有一席之地的活泉。

但滋養過無數科技企業,灌溉超過萬名電子新貴的這股活泉,現在卻讓許多企業觀望不前。

包括華碩在內,從半導體到電子業,只要一提到明年開始實施的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,大夥兒你瞧我,我看你,觀望態度立刻浮現,「這種事不需要搶頭香,先看產業龍頭怎麼因應,」一位半導體封測業的高階主管笑著說。

他口中的產業龍頭,當然非台積電莫屬。事實上,在剛剛結束的七月二十六日台積電法人說明會中,台積電財務長兼發言人何麗梅已經成為因應分紅費用化的領頭羊了。

現象一:訂比例並逐季攤提

何麗梅透露,未來台積電每年將提撥稅後純益的一五%,作為員工分紅的費用。同時,明年起,台積電也將逐季攤提員工分紅費用。何麗梅表示,台積電人力大致分為生產行政人員與研發人員。這兩類員工的分紅費用化後,將分別反映在「人事成本」與「研發成本」兩個項目,也就是分別對「毛利率」與「營業利益率」產生影響。

再完善的因應,仍免不了質疑。就有台積電員工私下認為,今年台積電的員工分紅費用化後計算,約占稅後純益的二五%~二六%,因此明年的一五%比例顯然是比今年差。

隨著產業特性的不同,究竟該訂定多少分紅比例成為固定費用?這場即將掀起台灣科技業的變革,已經默默在大老闆和小員工間角力。

原來,過去員工分紅配股,既不成為公司的成本,也不造成員工的賦稅負擔,因此,「肥了員工,瘦了股東」一直是外資對台灣科技股的詬病。

追溯該制度的起因,是在《商業會計法》第六十四條規定,「商業盈餘之分配,如股息、紅利等不得作為費用或損失」,因此,在會計處理上,員工分紅配股就理所當然被視為盈餘分配,而非費用,使得公司實施員工分紅配股時無須負擔任何成本,而員工也不必支付任何費用。

但在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之後,台灣科技業勢將變貌。

首先,衝擊最大的就是IC設計產業。在一向以人為主要營運基礎的IC設計業,高額的員工分紅,也成為這一行最引以為傲的傳奇。

例如今年六月,以從事網通晶片為主的興櫃IC設計公司雷凌科技,就在股東會上宣布去年度員工分紅配股高達五九○四張,等於平均每位員工可拿四十八張,若以當天興櫃雷凌收盤價每股三一二元計算,則平均每位員工分紅市值高達近一千五百萬元,遠遠超過產業龍頭聯發科今年發布平均每位員工的八○五萬元分紅市值。

可以確定的是,雷凌的故事不是空前,但在費用化起步後,數千萬的分紅已經絕響。
不過以人為本的IC設計業,好員工畢竟是競爭力基礎。根據瑞士信貸董事分析師張幸宜的估算,費用化後,依照產業界許多人所估算的不成文心理目標,國內IC設計業者的員工分紅占稅後盈餘比例,最後應該會落在三成左右。

現象二:競爭力大檢視

分紅費用化後,企業競爭力將更忠實攤在陽光下檢視。今年八月,聯發科財務長暨發言人喻銘鐸在法說會中透露,他也正在密切觀察同業的作法,「包括調整薪資結構、提高員工現金紅利、增加專案獎金等,都是思考方向,」喻銘鐸說。聯發科應會到明年才會有較明確的作法。

激烈的人才爭奪,讓國內IC設計業員工分紅佔獲利的比例成為大家不輕易亮出的底牌。思源科技財務長兼發言人吳森田解釋,「現在大家不急著訂出費用比,要做的反而是benchmark競爭對手、投資法人、還有全球的同業的薪資、財務、產品……等等結構,然後用total package的方式檢視,」他透露,其實思源和許多IC設計公司一樣,早在去年就開始進行同行與產業間的競爭力和薪資結構研究,「我們要了解不同層次的員工在外面的薪資水平,」吳森田說,「不然員工一定會動的啦!」

未來,科技業會更細膩地掌握員工產值、薪資與競爭力的連動關係。

現象三:汰弱扶強時代來臨

費用化後,好公司因此更凸顯。張幸宜舉例,像聯發科、聯詠,這種員工分紅一向僅佔獲利三至二成的好體質公司,在展望年平均市場成長率達一五~二五%,而且獲利年年成長下,受到費用化的影響就很輕微,「好公司有本錢照顧自己的員工,」張幸宜說,某些規模屬於中小型、獲利不佳的IC設計公司,才最令人擔心。

長期研究台灣IC設計產業的張幸宜觀察,過去國內IC設計公司的員工分紅,平均約占稅後盈餘比率的四成以上,因此,一旦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後,要保有既有的優秀人才團隊,就不能降薪,至少要保有和往年一樣的三到四成水準。

「如此可以預見每家公司的獲利恐怕會稀釋三到四成,」張幸宜說。但她也補充,其實過去許多外資在評價個股時,都已經逕自做一份「員工分紅費用化」的財報,基本上對外資影響不大,「我們心裡很清楚過去哪些個股帳面掛著EPS(每股稅後盈餘)四、五元,但實際上卻在虧損邊緣,」張幸宜一語道出費用化後,優劣立判的實況。

「這是一個讓管理者思考他公司的ratio(財務比率)的好機會,」張幸宜說,一旦員工分紅費用化後,「就等於產業間多了一面照妖鏡,」她形容,會放大好的公司會和差的公司競爭的差距,「汰弱扶強吧,」她笑著說。

現象四:稀釋獲利短空長多

根據美林證券研究在去年八月做的研究,如果以二○○五年十二個月均價計,上市公司員工分紅認列為費用後,整體上市公司獲利將因此下降一四%,其中,更以電子業的獲利稀釋結果最為慘烈,上市電子業獲利將縮水二七%。

悲觀背後的樂觀。儘管看似費用化後電子股獲利失血高達三成,但還是有業者老神在在地表示,靈活的台商一向最會針對時勢出招,「放心!現在到明年的第一季,企業界肯定會有一連串讓人目不暇給的配套因應措施出籠,」這位長年駐在上海的台商高階主管意有所指地說。

事實上,在二○○六年九月,金管會同意企業可將買回庫藏股轉換給員工,以及員工認股權證可低於市價後,員工分紅費用化對獲利的稀釋程度在外資眼裡已經大幅降低了。

今年初,摩根士丹利台股研究部主管何資文在研究報告裡就指出,費用化後,台灣上市電子股的平均稀釋率約為六%,不像先前評估的動輒二○%以上。

現象五:離職潮

隨著費用化而起的,還有一波員工離職異動潮。

「這是『Yes or No.』的問題,」張幸宜表示,放眼台灣科技業,「真的還有那麼多好公司讓你選嗎?」她反問,尤其當員工分紅費用化起跑後,「曾經造就數以萬計的電子新貴景況,已成過往雲煙,」她認為,尤其習慣在IC設計產業內享受每年高達數百萬、甚至千萬元分紅的工程師們,在思考異動前,都該先認真改變想法。

花旗環球證券硬體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則表示,伴隨著員工分紅費用化來臨的,必定有一場台灣科技產業高階主管的「大風吹」,「這是一個企業與員工談重新綁約的時刻,也是員工尋找新約的機會,」楊應超說。

無論異動景況如何,費用化啟動之際,也不失為一掃科技業「向錢看」陋習的良機。根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長吳泉源在《扭曲的「科技新貴」神話》一文中,就直指台灣一千多家上市(櫃)公司中,過去就有五%的公司員工領走了八○%的分紅,吳泉源忿忿地寫道:「科技界『逐股票而居』、惡性挖角的風氣早就已然成形。」

不過,也因為費用化的時代來臨,跳槽也變得不再隨心所欲。「現在不是跳不跳的問題,也不是到新的公司就會水漲船高,現在是整個產業縮水啊,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出員工分紅費用化後的產業現實。

不過現實歸現實,講究人才與創新的科技業可不會暫時停止搶人大作戰,而且在費用化後,發放現金更是企業獎勵人才的趨勢。例如,自從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率先在二年前拿出股票信託孳息,做為因應分紅費用化的「本錢」後。
去年,華碩董事長施崇棠,以及創辦人兼副董童子賢和徐世昌也不落人後地拿出股票信託孳息。

而儘管眾家公司紛紛對分紅費用化的因應三緘其口。但產業界包括加薪,以及各式發放獎金的流言始終不斷,看來,分紅費用化後,儘管人力成本「貴」了,但每位員工的「標價」將更清楚!

Unless otherwise stated,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Alike 3.0 License